大学哩

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资讯要闻 > 政策资讯
>厉害了!每个村儿都有成人技术学校,这个地方的职成教是如何实现“从课堂到工厂”一步式跨越的?

厉害了!每个村儿都有成人技术学校,这个地方的职成教是如何实现“从课堂到工厂”一步式跨越的?

发布时间: 2017-09-17 阅读:(33479)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导读]把专业设在生产线上,学员在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实现了“从课堂到工厂”的一步式跨越  ■ 投资1.6亿元,建成豫南地区


把专业设在生产线上,学员在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实现了“从课堂到工厂”的一步式跨越


  ■ 投资1.6亿元,建成豫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县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每年可为企业提供技术工人1.2万名。2016年,全县职普在校生比为1∶1.01

  ■ 设立职业教育专项经费,每年将城市教育附加费的30%以上用于职业教育;设立成人教育专项经费,每年按县域常住人口人均不少于1元筹措

  ■ 形成了以中等职业学校为龙头,以乡镇(街道)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为骨干,以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为延伸的职业成人教育网络


 “作为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泌阳,要在2018年以前实现脱贫的根本办法,就是发挥好职成教在扶贫攻坚中‘最后一公里’的作用,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素质,变‘输血’为‘造血’,真正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全家脱贫’的目标。”泌阳县教体局局长苗峰日前在接受教育时报记者采访时说,全县形成了政府统筹、部门联动、群策群力抓职成教工作机制,建立健全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了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快速发展。


前不久,教育部等六部门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合格名单,泌阳县榜上有名。

 



泌阳县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缘何能取得如此好的成绩,又有哪些好的做法?8月8日,记者深入泌阳县部分乡村、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培训机构,实地感受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给泌阳带来的新气象。

 

打造县级示范基地,全县各级成人学校专职教师由教育部门统一管理,与普通中小学教师享受同等待遇

虽然还在暑假当中,但在泌阳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汽修专业车间里,几名教师和一群学生,仍和往常一样,围在一起上着实践课。


“放假了,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学着东西挣着钱,多好的事儿!”针对暑假期间为什么还不休息的疑问,学生邱路宽这样说。他告诉记者,在这里食宿不愁公司全包,一个月还能挣1500元。邱路宽口中的公司,就是泌阳镁车坊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据泌阳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校长龚中立介绍,2014年7月,学校成立了校企合作处,引入泌阳镁车坊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合作办学,开办汽车扳金、喷漆、美容专业,并成为汽修专业学习和实践基地。如今,工学交替、顶岗实习、产学结合开展得风生水起,汽修专业的学生从最初的40多人发展到目前的700多人。2016年,全县职普在校生比为1∶1.01。

 

如今的泌阳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是泌阳县投入1.6亿元打造的豫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县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也是全县职业成人教育示范基地,每年可为企业提供技术工人1.2万名。

 

另外,泌阳县在配齐配强职业学校教师、科学配置成人学校教师的同时,全县400多名各级成人学校专职教师由教育部门统一管理,并在职务评聘、专业技术考核、福利待遇、继续教育、评先晋级等方面与普通中小学教师享受同等待遇。



 

与此同时,泌阳县还强化经费保障,设立职业教育专项经费。2014年至2016年,县财政用于职业教育经费分别为300.699万元、498.132万元、387.434万元,每年将城市教育附加费的30%以上用于职业教育,并增加投入职业教育专项经费。设立成人教育专项经费。每年按县域常住人口人均不少于1元筹措,并纳入年度财政预算。


打造乡村教育基地,建立了公办与民办相结合、学历与非学历教育相促进的职业成人教育体系

8月8日,尽管天空不时下起小雨,但在位于赊湾镇的泌阳县鸿发农林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塑料大棚中,前来采摘葡萄的游人络绎不绝。




“如今只要环境好、水果品质佳、宣传到位,合作社的水果销路不愁。”合作社负责人余长旺心中乐开了花,“以前只知道在地里刨食,日子过得紧巴巴。能有如今的光景,多亏了镇上的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余长旺告诉记者,他2004年在赊湾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学习林果农业技术之后,2012年流转了周边村子的六七百亩土地,搞起了休闲观光设施农业。目前,他仅优质葡萄就种了110亩,还有草莓、大枣、玫瑰等,全部实行无公害化种植、管理,吸纳了周边100多名村民就近务工。


据泌阳县赊湾镇镇长、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校长刘小刚介绍,赊湾镇是一个农业大镇、外出务工人员输出大镇,也是一个在现代科技指导下的新型种植养殖大镇。在这方面,全镇1所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和16所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发挥了大作用。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根据本土经济建设和支柱产业,积极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每年开展20期成人职业培训,每年培训专业技术人员2400多人。通过成人教育的开展,赊湾镇每个农户至少有1名劳动力掌握1至2项实用技术,辐射并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从2015年到2017年的3年间,泌阳县教体局、各乡镇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成人教育专项经费逐年增加,统筹用于成人教育工作开展。



泌阳县教体局职成教股股长尹永华告诉记者,目前全县22个乡镇(街道)和354个村(居)委会全部建有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目前,全县形成了以中等职业学校为龙头,以乡镇(街道)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为骨干,以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为延伸的职业成人教育网络,建立了公办与民办相结合、学历与非学历教育相促进的职业成人教育体系。全县培育出了“夏南牛”“泌阳花菇”“金铜山烟叶”“马谷田瓢梨”等一批名优品牌,推动了牧、林、菌、烟、油、菜等特色产业快速发展。群众对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满意度在90%以上。

打造实习培训基地,在贫困村建设产业扶贫加工点,帮助农村留守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助推精准脱贫


8月8日,在泌阳县官庄镇服装产业扶贫就业(帮扶)基地记者看到,这个位于吴庄村头的制衣车间里,六七十人在此做工,其中以农村留守妇女居多。张海兵就是其中的做工者之一。


张海兵的公公婆婆均有残疾,丈夫因交通事故失去劳动能力,还有一对上初中儿女。为给丈夫治病,家里欠下了四五十万元外债。就在张海兵一筹莫展的时候,“巧媳妇工程”来到村里,她免费接受20多天的培训后就在基地上班了。“如果不是来这儿,我真不知道以后的日子咋过。”张海兵说,“如今好了,打工顾家两不误,不出村就能把钱挣。”


“别小看这个基地,年培训学员500余人,可安置就业员工80人,实现销售1200万元,辐射带动吴庄村周边240户人家脱贫致富。”基地负责人介绍说,6月12日,官庄镇服装产业扶贫就业(帮扶)基地顺利建成,这也是“巧媳妇工程”的第18个加工点。

 

据了解,像官庄镇这样的基地在泌阳县有18个。这也是泌阳县民政技校与泌阳县丰盈制衣有限公司校企合作产业扶贫的项目之一。这个项目通过“公司+农户”的方式,把生产车间搬进村、搬回家,免费配送生产设备、订单,定期发送标准衣样、原料,把需要大量人力资源的服装缝制流程下放到“巧媳妇”产业扶贫加工点,基本做到了“上班能哄娃,打工能种地。农忙时务农,农闲时务工”。截至目前,“巧媳妇工程”吸纳1600多名农村妇女在家门口就业,人均年收入1.8万元以上。这18个“巧媳妇”工厂中,既有村组,也有农户。


尹永华告诉记者,近年来泌阳县整合农业部门“阳光工程”、扶贫部门精准脱贫培训、商务部门“电子商务进农村”、职业学校的职业培训和劳务部门的劳务培训资源,设立县农广校、农机校、民政技校、泌阳驾校等5家定点培训机构,着力打造一批实习培训基地。近3年来,全县共培训农村实用人才近3万人次,是学历教育学生数2倍以上。




原载:《教育时报》

作者: 赵鑫 王新洪 王峰

来源:转自“河南校长”公众号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行情资讯

热门产品

热门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