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哩

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资讯要闻 > 政策资讯
>农业灌溉用水总量十四年零增长

农业灌溉用水总量十四年零增长

发布时间: 2017-09-17 阅读:(33304)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导读]本报北京4月14日电(记者赵永平)记者14日从水利部新闻通气会上获悉:农田水利建设不断提速,我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9.52亿亩,

本报北京4月14日电 (记者赵永平)记者14日从水利部新闻通气会上获悉:农田水利建设不断提速,我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9.52亿亩,其中节水灌溉工程面积达到4.07亿亩。农田灌溉效率不断提升,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2,在保持粮食连年丰收的同时,农业灌溉用水总量实现14年零增长。

水利部农水司副司长倪文进介绍,全国冬春农田水利建设进展快速,截至3月底,累计完成投资3467亿元。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与建设不断加力,目前纳入规划的434处大型灌区,已安排中央投资860亿元,近六成完成投资任务。尼尔基、黑龙江三江平原等一批新灌区加快建设。全面实施251处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项目。

疏通田间“毛细血管”,小农水重点县建设达到2450个县次,基本覆盖主要农牧业县,并向易旱山丘区、集中连片贫困区倾斜。全面实施灌区田间终端设施配套、“五小水利”工程、山丘区集雨节灌、河塘清淤整治等工程建设,初步形成了大中小微并举的农田水利工程体系,解决好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

节水优先,区域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2011年以来全国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9300多万亩。其中,东北四省区建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960万亩,支持西北干旱地区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启动华北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通过项目实施,显著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了灌溉效率,在抗旱保丰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倪文进说,新形势呼唤新机制,农田水利改革不断深化。小农水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在全国100个县启动,今年将在试点基础上进一步创新运管机制,逐步实现工程良性运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稳步推进,通过试点探索明晰农业水权,建立精准补贴机制,完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推行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农业用水约束和激励机制。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行情资讯

热门产品

热门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