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哩

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资讯要闻 > 政策资讯
>以示范县创建为抓手,推进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现代化

以示范县创建为抓手,推进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现代化

发布时间: 2017-09-17 阅读:(33784)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导读]  教育部和社会各届纪念职业教育法公布实施20周年暨中国近现代职业教育发轫150周年之际,12月15日,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


  教育部和社会各届纪念职业教育法公布实施20周年暨中国近现代职业教育发轫150周年之际,12月15日,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在北京召开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推进会,总结交流第一批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以下简称职成教育示范县)创建经验,研讨在新的起点上加快推进农村职成教育现代化的任务和措施。教育部职成司副司长刘建同出席会议并讲话。讲话中,他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新理念,就“十三五”时期如何推进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发展进行了工作部署。


  会上,教育部会同科技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和国家粮食局等六部门联合公布了第一批职成教育示范县名单,确定北京房山区等59个县(市、区)为第一批示范县创建合格单位,并开通了国家级农村职成教育示范县资源展示与交流平台。

  据了解,教育部等有关部门开展的国家级农村职成教育示范县创建活动,是根据《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意见》精神和教育部关于开展国家级农村职成教育示范县创建工作的通知要求,由各地自愿申报创建的。

  教育部职成司有关负责人员介绍了示范县创建的一些基本情况。

  示范县创建背景

  示范县是贯彻落实九部门意见、合作共建工作机制的重要举措。2011年10月,九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意见》提出要探索有关部门通过合作共建加快发展农业职业教育的工作机制,同时提出组织开展国家级农村职成教育示范县创建活动。2013年1月,在征得八部门同意后,教育部印发了示范县创建通知。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提出“推动一批县(市、区)在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改革发展方面发挥示范作用”,多部门合作推进示范县建设的格局初步形成。

  各省市初步形成了多部门合作支持农村职成教育发展的机制。多个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与发改、财政、农业、人社等部门进行了协商并转发了示范县创建通知,如河南省教育厅与发改、财政、人社、农业等部门联合发文推进这项工作。还有部分省联合相关部门进行了对示范县创建工作进行了评估。

  示范县创建活动得到了各地的积极响应。按照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自愿申报—省市评估—入围创建—审核认定的工作程序,一大批县市区政府踊跃申报,目前已经遴选了三批161个县(市、区)入围创建名单。其中,首批59所示范县创建成功。

  示范县创建工作的意义

  示范县创建是推进农村职成教育现代化建设,落实党和国家推进“三农”工作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村工作。总书记要求把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以吸引年轻人务农、培育职业农民为重点,建立专门政策机制,构建职业农民队伍,形成一支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人力基础和保障。李克强总理更是明确要求:要加快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逐步建立有效的农民免费培训制度;加大对大中专院校农林类专业学生的助学力度,鼓励更多青年人学农务农,使农业后继有人。他还批示,职业教育要“促进新动能发展和产业升级,带动扩大就业和脱贫攻坚”。推动示范县创建工作,是落实中央“三农”工作战略的重要举措。

  示范县创建是推进农村职成教育现代化建设,实现农业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今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年初至今中央已出台多项农业改革政策。职成教育特别是农村职成教育,在加快构建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提升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农户能力、促进农村人才创业就业、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衡配置、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等方面均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创建一批示范县,创新农村职成教育发展模式,加快农村职成教育现代化建设,不仅可以把现代的技术、生活方式以及经营理念导入农村,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产品竞争力,而且可以在农村催生新业态、新模式,为农村经济发展灌注新动能,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示范县创建工作成效

  示范县创建,为农村职成教育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序的组织保障。各县级政府高度重视创建工作,积极探索区域农村职成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机制、新途径和新模式,积极营造农村职成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建立健全了主要领导负责的职成教育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明确相关部门促进和保障职成教育发展的职责,优化政策环境,同步规划、优先发展县域职成教育。

  示范县创建,为农村职成教育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条件保障。整体布局,形成了职成教育主体交融、资源共享的格局。各县级政府均构建了以县级职业教育中心为龙头,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为骨干,村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为基础的县域职业成人教育培训网络,城乡教育一体发展。各地政府统筹、部门合作、企业参与、资源共享的职成教育运行机制初步形成。各县级政府加大投入,改善条件,职成教育基础能力不断提升;落实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人员编制,提高办学水平,农村成人教育阵地得到巩固和发展。

  示范县创建,为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致富提供了有效的服务保障。通过创建,首批示范县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办专业,长短并举,职成教育专业布局结构更加合理。首批示范县区域内建有中等职业学校173所,共建成67所国家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或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职业学校数量和办学规模基本满足当地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县域内职成教学校积极开展各种类型的社会培训,满足社区不同人群的学习需求,为学习型社会建设助力加油。实施分类培训,助力农民增收,助推精准扶贫,弘扬传统文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效能显著提升,为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和农民致富提供了有效的服务保障。

来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行情资讯

热门产品

热门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