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助贷基本措施
为使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能够顺利入学和完成大学学业,我校建立了完善的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设立了专门的助学办公室,采取多种奖优助困的措施,通过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贫困生补助、学费减免(简称“奖、贷、勤、补、减”)等方式,帮助解决学生经济上的暂时困难。
◆“绿色通道” 铺平入学之路
“绿色通道”是在迎新现场为经济困难新生开通的“先注册、后缴费”的入学通道,办理方式轻松、便捷。因家庭困难、自然灾害等原因暂时无力缴纳学费、住宿费的同学,可以通过绿色通道办理暂缓交款手续,直接注册入学。
“绿色通道”的路径为:
a.到所在系(院)交《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
b.到学生处“绿色通道”迎新接待点,办理学费缓缴、住宿费及其他杂费登记手续;
c.凭学费缓缴审批单及杂费登记单到财务处、教务处、后勤管理处办理注册、入住手续。
◆助学贷款 缓解学费之困
为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费之忧,国家现已开展两项助学贷款业务,一是考生本地申请的生源地信用贷款,二是入学后申请的国家助学贷款。
生源地贷款具有贷款方便、审批快速、还款期长等特点,有贷款需要的同学可以向当地国家开发银行申请,具体申请程序可以网上查询或向所在高中咨询。新录取本科、高职学生都可以在高考本地申请生源地信用贷款。新生申请生源地贷款成功后,可持贷款审批合同到校领取800元的困难补贴。
根据国家助学贷款的政策,我校与中国银行开展合作,为我校经济困难学生办理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申请助学贷款前期需要准备的材料有:1.本人及父母身份证、户口本复印件;2.本学年度村委会、乡、镇及县级民政部门出示的贫困证明复印件。
◆奖助学金 奖优助困之策
除国家助学贷款外,我校还设立了多种形式的奖、助学金,用于资助学习成绩优秀、积极上进的经济困难学生,以减轻他们的经济压力,促进他们的学习和发展。我校奖助学金主要有五种:
★国家奖学金:主要奖励学习成绩优异,综合素质、创新能力方面特别突出的优秀学生,奖学金金额为每人每年8000元,获奖比例约占参评人数的5‰。
★励志奖学金:主要奖励资助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奖学金金额为每人每年5000元,获奖比例约占总人数的4%。
★国家助学金:主要用于资助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的生活费用开支,奖学金金额为每人每年2000元,获奖比例约占贫困学生的70%。
★全总奖学金:主要用于奖励学习优秀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奖励范围涵盖大一入学新生。
★学校奖学金:为倡导优良学风,学校设立一二三等奖学金,奖励学习优秀的学生,覆盖面达20%左右;另外开设有德育标兵、学习进步、文体优胜、创新先锋等单项奖。
奖学金申请步骤:在综合素质测评基础上,由学生向所在系(院)提出奖学金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评定结果汇总至学生处核定、审批、发放。
◆勤工助学 自我锻炼之选
学校优先为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让学生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参加一些有组织的劳动和社会服务,并给予一定的勤工助学补贴。我校助学办公室下设有学生自治的社团——勤工助学协会,为申请参加勤工助学的同学提供服务。我校勤工助学岗位分为校内岗位和校外岗位两种,校内岗位有助教、助管和助工三种,校外岗位一般为临时兼职。
勤工助学协会将在每学期开学两周内,在勤工助学协会网站上发布勤工助学岗位的通知,同学们可以向所在系(院)领取岗位申请表格,认真填写后交给勤工助学协会,等待安排岗位,做好参加勤工助学活动的准备。
◆困难补助 解决生活之需
学校设有专项贫困生资助基金,为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发放“特困生补助”。每学年开学初,学生处助学办公室组织各系(院)调查、了解在校生的家庭经济情况,并根据情况确定“特困生补助”发放对象,补助发放比例为所在系(院)总人数的10%左右,补助金额为每月100元左右。
◆学费减免解除特困之忧
学校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实行学费减免政策,每年4月由特困学生向所在系(院)提出申请,学生处审核后可获得学费减免资格。学费减免分为两个等级,一等减免学费总额的100%,二等减免学费总额的50%,减免人数约占总人数的7%。
◆咨询热线 困难帮助之友询
为了方便广大同学更好地了解我校的资助政策,我们特别开通了助学政策咨询热线,接受以上有关资助体系方面的电话咨询。
咨询热线电话:010-88562184
奖助贷措施资助经济困难生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实行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的奖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特困生补助和学费减免等“五位一体,联动互助”的学生奖励和资助办法。除学校设立的优秀学生奖学金、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外,学校还为入学新生设立了“绿色通道”,使经济上有较大困难的学生能顺利入学。“绿色通道”工作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不断完善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救助机制,从被动救助到主动宣传,从入学救助到全程帮扶,从经济救助到心理关怀,从简单救助到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精神,建立了全方位可持续的贫困学生救助机制。“绿色通道”不断延伸,为缓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费用压力发挥了重大作用,也为他们铺平一条从校园走向社会的希望之路。
助学贷款
学院和中国银行合作,为在校贫困学生提供国家助学贷款,共有200多人成功办理了助学贷款。借款人原则上应在毕业六年内还清,其中在读期间由政府100%贴息。
勤工助学
勤工助学是指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由学校统一组织,利用课余时间、节假日,参加各种形式的劳动,按量取酬用于助学的活动,主要包括:
(1)通过参加体力劳动进行勤工助学,如校园卫生清扫、校园绿化及其他各种体力劳动。
(2)通过参加院内一些管理工作进行勤工助学,如参与图书管理、教育教学管理、生活管理、治安综合治理等。
自学院改制以来,在校内十余个部门为同学们设置了勤工助学岗位。学生参加勤工助学应提出书面申请,经班级、系(院)审查、签署意见后报学生处。学生处进行最终审核,报院领导审批。
勤工助学的报酬金额可依据岗位的劳动强度、难度和环境,增减适当的岗位系数(此事由学生处、后勤集团及各用人部门研究报主管院长决定)。学生勤工助学的报酬由基本报酬和考核报酬两部分按6:4比例组成,40%部分由各部门按其表现(含部门月考核意见)决定。学生处审核后按月制表,报主管院长批准后发放。
贫困生补助
贫困生评定范围是我院计划内招收的全日制普通本科、专科、高职学生,每年评定一次。经审核认定后,针对贫困学生设有贫困补助,贫困补助比例为学生总数的15%,定期发放。此外,还有国家在特定时期发放的特殊生活补贴(如食品涨价补贴,水、电费补贴等)。
学费减免
对于家庭经济情况特别困难的学生给予学费全免和学费减半的减免政策。一等减免所缴学费总额的100%,比例控制在本科学生人数的5‰以内;二等减免所缴学费总额的50%,比例控制在本科学生人数的2%以内。2007~2008年度,我校共有78人办理了学费减免,切实缓解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压力。
勤工助学管理规定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国家助学贷款实施细则》(试行)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特困生减免学费办法》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贫困生工作实施办法》(试行)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贫困生认定实施细则》(试行)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生勤工助学管理条例》(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