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置,面向全国招生的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院校。萍乡位于江西省西部,与长沙毗邻,距黄花国际机场120公里。境内有高速铁路、浙赣铁路横贯东西,319、320国道交叉通过,G60高速公路贯穿全境。这里,人文荟萃,好学成风,自古享有“读书之乡、教育之邦”的美誉,尤以中国近代工业、工人运动发祥地——安源,而著称于世。改革开放以来,昔日的江南煤都、赣西明珠通过城市转型,面貌焕然一新。工业陶瓷、矿山机械、新型材料等支柱产业蓬勃发展,经济社会繁荣进步,“文化兴市”蔚为大观。?xml:namespace> 学校前身是1941年创办的省立萍乡师范学校,至1978年开办大专班,1982年成立萍乡教育学院,1993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萍乡高等专科学校,2013年高票通过教育部评审,升格为萍乡学院。在7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秉承“厚德至善、励学笃行”的校训,坚持“立德树人、追求卓越、务实创新、科学发展”的理念,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学校现有占地面积1006亩,建筑面积26.66万平方米。教学实验(室)中心132个,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125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254万元,图书馆纸质藏书97.5万册,电子图书25万册。新建了工程训练中心、材料工艺实训中心、音乐厅、艺术楼、学生公寓、若水读书广场、学术交流中心、体育馆及训练中心、行政及科研中心等,为莘莘学子的成才与深造提供了理想的学习与生活场所。校内绿树成荫,空气清新,杜鹃山、樱花岭、桃李园、荷花池、紫东阁等构成了融自然与文化为一体的校园景观。 学校近5年来在省级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党建工作评估、教学工作评估、教学实验室评估、图书馆评估、思政课教学评估、师资培养工作评估、招生就业工作评估、学生管理工作评估等均获优秀。办学满意度、社会知名度和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先后多次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集体、科技部全国“十佳优秀培训基地”、共青团中央“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江西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高校、江西省高校校风建设文明单位、江西省校务公开先进学校、江西省安全文明校园、江西省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以及省、市级科研项目立项142项。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282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327篇,被国际三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47篇。国家发明专利22项、授权13项。出版专著、教材136部,省级以上教学、科研成果奖178项。教师屡获江西省教学成果和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学生屡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全国大学生文艺(书法)展演、江西省电子电脑大赛、江西省网页设计大赛、江西省大学生文艺演唱大赛、江西省运动会等重要比赛佳绩。学校重视实践教学,依托大中型企业和事业单位进行校外实习(实训),增强了学生实际动手与创新创业能力,毕业生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一次性就业率达90%以上,连续多年被评为江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现有专科专业45个,自办本科专业8个,面向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在所开设专业中,有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示范专业7个。在各专业建设中,有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精品(优质)课程1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5门,教育部、财政部资助的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2个。现有全日制在校生8654人,其中本科生1060人。专任教师458人,教授54人,副教授159人,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教师264人,常年聘请外籍教师5-10人。教师中享受国务院和江西省政府特殊津贴、省学科带头人、省教学名师、省中青年骨干教师、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等共45人。学校经历了70多个春秋,共向社会输送10万余名毕业生,其中绝大多数人已成为企事业单位的骨干力量,亦不乏海内外学界名流、工商巨子或政坛精英,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社会建功立业。 几经沧桑雄风在,弦歌不断铸校魂。如今,新一代萍乡学院人正齐心协力,锐意进取,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立足萍乡,辐射周边,面向全国,以工学为主干,文理为基础,多学科协调发展,学生有特长、专业有特色、省内有作为、国内有影响的普通本科院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