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联合大学的前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30 多所大学的分校,1985 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为北京市属综合性大学。 经过35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现有经、管、文、法、理、工、教、史、医、艺等10 个学科门类,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研究生教育、高职教育、继续教育和留学生教育协调发展的完备人才培养体系,是北京地区规模最大的高校之一,也是北京市重点建设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 学校现有建筑面积约60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240万册,专任教师1600人,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近3万人,其中本科生2万余人,高职高专生5800余人、外国留学生1500多人以及一定数量的硕士研究生,还有各类成人教育学生4000多人,被誉为首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航母。建校至今,已累计培养18万余名毕业生,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现有应用文理学院、师范学院、商务学院、生物化学工程学院、旅游学院、信息学院、机电学院、自动化学院、管理学院、特殊教育学院、广告学院、应用科技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交流学院等14个学院。近年来,我校率先实施校园无线网络覆盖工程,实现了各校区24小时无盲区全覆盖。只要进入校园,就可以随时随地的使用无线网络工作、学习和休闲,深受师生欢迎和喜爱。 2014年学校计划招生5920人。其中,本科计划招生4320人,高职计划招生1600人。 办学优势 【首都核心圈里的都市大学】 北京联合大学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以北四环校区为中心,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办学格局。学校拥有14 个校区,分布在北京的6 个城区,各校区多地处北京城区核心区域。 在这里,你不仅能够领略奥林匹克中心的宏伟与壮观,感受学院路学术氛围的严谨与浓厚,还能领略CBD 金融中心的繁荣与忙碌,感受皇城根儿老北京文化底蕴的深厚与博大。学校是北京市数字化校园示范校,通过畅联各校区的校园网,可实现各校区优质的课堂视频互联和优秀的教育教学资源共享。 北京联合大学校园布局图 【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北京联合大学主动适应国家及首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整合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凝练学科专业特色,初步形成了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应用型特色初显、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67个,设有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医学、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5个本科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本科专业为北京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历史学成为国家首批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历史学、金融学、旅游管理等三个专业获批成为市级综合专业改革试点专业,为考生提供了广阔的专业选择空间。 学校拥有考古学、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自主设置二级学科点10个,覆盖30余个二级学科研究领域,形成了覆盖10个门类的学科建设基础框架。其中经济法学、计算机应用技术、食品科学、特殊教育学、人文地理学、旅游管理学6个学科为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2012年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合作建立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发展深造空间。 【和谐共进的教学与科研】 北京联合大学以培养基础素质好、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质量工程项目为依托,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近年来,学校先后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精品教材9种,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校外实践基地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并取得一大批具有标志性的北京市级质量工程项目。2012年获第七届北京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14项,名列北京市属高校前茅。 多年来学校坚持以突出应用研究、推动学科发展、坚持科技创新、服务首都建设为宗旨开展科学研究,拥有国家级食品检测中心1个,市级科研机构5个——北京市生物活性物质与功能食品重点实验室、北京市信息服务工程重点实验室、北京学研究基地、北京市政治文明建设研究中心和京台文化交流中心,设有食品科学研究院、台湾研究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所等校级科研机构36个。2014年获批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数量跃居市属高校第一,获批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数量位居市属高校第二;近年来我校专利授权数始终位居市属高校前列;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入选CSSCI来源期刊,《旅游学刊》连续两年入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人文社科类)”,其中2012年排名全国第7,在全国高校主办的期刊中名列第一。 【丰富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 北京联合大学拥有较为雄厚的师资力量,有专任教师1600名,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比例23.3%,另有在读博士9.1%;具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占46.1%;新增北京市级特聘教授6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长城学者6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8人、教育部职业教委指导委员会委员7人;国家级优秀教师1人,市级教学名师10人,市级拔尖创新人才13人,市级优秀教师21人,市级中青年骨干教师192人,荣获北京市孟二冬式的优秀教师称号的教师1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北京市级教学团队8个,市级学术创新团队7个。目前,学校已形成一支年龄、学历、职称等整体结构较为合理,素质高、能力强、业务精的师资队伍。 学院路地区高校教学共同体是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和北京联合大学等共21所院校组成的。作为学院路教学共同体理事单位和成员校,我校学生可以跨校选修其他成员校涉及文学、艺术、体育、医学、自然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优质课程,辅修其他成员校类别丰富的专业并获得辅修证书,还有机会申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学院的辅修学士学位。享用丰富的优质教学资源,领略不同的校园文化和感受不同学术氛围的熏陶,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创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北京优质教育资源聚集,国际化程度全国领先。学校充分利用北京的地缘优势,通过校际访学、名师讲学、客座教授等多途径多形式积极引进境内外高校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接受国际教育的平台,努力实现国内外优质教育的有效衔接,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系统完善的学生成长机制】 北京联合大学为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积极构建系统完善的学生成长成才机制:积极推进学分制改革试点;试行主辅(副)修制、双学位制、转专业制等,为不同层次学生提供多样化成长成才通道。学校以国家级和北京市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依托,设立软件工程、金融学、旅游管理三个校级实验班,探索地方普通高校拔尖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成立学校艺术教育中心,搭建“青春联大”校园文化活动平台,形成了“成长加油站”素质教育开放课堂主品牌和名家讲堂、星期三音乐会、英语影像力、志愿服务活动日等多个子品牌;打造“启明星”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平台,充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学校积极搭建学科竞赛和学生科技活动的实践平台,构建院、校、市、国家四层次学科竞赛体系。我校是北京市大学生学科竞赛承办校之一,承办北京市大学生计算机应用大赛,并扩展到华北五省及港澳台大学生计算机应用大赛。学校通过学分奖励等激励政策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等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并取得丰硕成果。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以及其他省部级以上科技竞赛奖300多项;省部级以上艺术团类奖项22项;伦敦残奥会冠军1项,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冠军3项,国内各类体育比赛全国冠军25项。 【创新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 学校秉承依托本科办高职的思路,开展高等职业教育,形成了高职教育出精品、高职专升本教育上水平的办学局面;构建以专升本衔接高职本科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学校有32个本科专业承担了面向北京市独立设置的高职学院优秀高职毕业生高职升本的培养任务。“十二五”期间,我校被确定为北京市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北京市职业教育等级分级改革的试点单位,即市场营销和餐饮与服务两个高职专业。试行职业教育分级制后,将打破过去按学历培养职业人才的模式,高职将不再成为高等教育的低等级学历层次,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所学的职业教育级别,最高可获得相当于研究生学历层次的职业教育资格,这将为我校高职生提供前景广阔的发展空间。 【知行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非常注重学生实践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断加强实践教学软硬件环境建设,为学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创造有利条件。学校已建成国家级校外实践基地1个、国家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1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4个、市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1个,校级实践教学中心9个,校外人才培养基地42个。学校高度重视产学研合作教育,先后与德国SIEMENS公司、美国LC公司、中国网通公司、太平洋保险公司、全聚德餐饮集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在专业建设与改造、高新技术应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及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首旅集团、首都博物馆、京城机电控股有限公司、北京档案局(馆)等4个校外人才培养基地被评为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IBM、金隅集团等多家企业在学校设立了奖学金。学校重视实施双证书教育,通过多种政策与制度鼓励学生,参加20多项国内外权威技术等级证书的考试,取得各种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 【形式多样的对外交流与合作】 积极推进国际化是学校的重大发展战略之一,学校着力于通过多种形式丰富学生国外、境外学习经历,着力于营造国际化的学习氛围,以培养学生的国际化意识,拓宽学生国际化视野,提高学生跨国家跨文化理解和沟通能力,增强学生在未来世界城市建设中的竞争力。 学校积极开拓国(境)外合作项目,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学校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瑞典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3所高校开展了多种合作交流项目。与英国、美国、加拿大、德国、爱尔兰、瑞典等国家高等院校开展了2+2、3+1、3+1+1、及4+1等本、硕士学位合作项目;与美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墨西哥、西班牙、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多所大学开展各类在校生长短期交流交换项目,参加各类合作交流项目的学生在学费及住宿方面享有不同的优惠政策。在校生参加合作交流项目在北京市高等学校学生公派境外奖学金及学校校长奖学金的支持下,学生参与热度逐年升高,目前每年赴境外进行交流交换学习的人数近700人次。学校积极引进国外合作院校先进教育资源和国际先进教育教学经验和做法,实施教育国际化和教育本土化有效融合,并通过聘请外国教学专家、本土优秀双语教师开展双语或全英语教学,让学生在校内即可接受到先进的国际化教育。学校的国际化教育吸引了来自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每年有超过1600人次来自5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在我校就读,在这里学生会感受到洋溢在校园里国际化氛围,感受到来自身边的异域文化。学校通过举办国际会议、论坛、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开展学术交流,推进学校的国际化办学水平。几年来,学校成功举办了中美韩国际研讨会、北京国际特殊教育学者讲坛、国际职业教育论坛和地方大学国际化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并与台北科技大学等多所台湾高校多次联合举办了海峡两岸高等教育(技职)学术研讨会,在海内外教育界产生了较大影响。 【健全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 学校注重通过构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完善就业机制、拓宽就业渠道,提升学生的就业力及职业发展力,多渠道促进学生就业。开展了北京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职业指导进校园活动,实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首次与高校合作开展职业指导教学;建立就业测评系统,帮助学生把握自己的职业特征,合理、准确地进行职业定位、规划职业生涯;设立职前教育网络学堂,提高学生就业力与职业发展力;建立创业园,通过免费为入园企业提供经营指导和咨询服务,定期举办创业培训活动,配备创业导师等,支持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创业能力;设立北京联合大学创业基金,鼓励学生自主创业;设立北京联合大学家庭困难学生就业帮扶基金,帮助学校家庭困难学生顺利就业;依托丰富的校友资源,积极开拓京内外就业市场;采取多项政策及措施,鼓励毕业生报考国内外研究生,每年均有二百余名毕业生顺利进入包括北京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继续深造。 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8%以上,就业单位遍及政府机关、国有大型企事业单位和高新技术企业等各行各业,就业指导中心被评为北京地区高校示范性就业中心。2011届毕业生韩磊作为全国唯一大学生创业代表2014年到中南海参加座谈会,与李克强总理面对面谈创业;近3年来考取研究生的数量超过前10年的总和,考取大学生村官495人,位居北京高校前列。 站在新的起点上,北京联合大学全体师生热忱期待您的加入,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高水平有特色首都人民满意的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热烈欢迎莘莘学子报考我校! |